清明節在荷蘭
十一月二日是西歐泛基督徒的掃墓日. 其源起於教宗約翰十九世 ( Johannes XIX 1024 – 1032) 將當地早已存在的, 異教徒的習俗, 納入基督徒的制度裡. 也將原已有的意義與儀式移殖為基督教的故事 :
人們在世時, 大好大壞之人, 死後分別進入天堂與地獄. 犯了小過的凡人則進入 “ 煉獄”. 嘗受暫時的苦難. 等待救贖, 過後才進入天堂. 此時親朋好友為他/她禱告, 將得以盡快滌罪, 進入天堂.…
於是人們在這天來掃墓, 祈禱, 紀念亡者. 並為其滌罪.….
雖然平時墓園裡鮮花, 訪客不斷, 但人們仍然儘量在二日前後的週末教堂禮拜後, 到墓園裡送盆花. 澆澆水, 除除枯葉. 據說以前人們生活沒這麼忙時, 都固定在二日這一天來拜訪先走的親友.
整株大盆, 花長成半圓型的單色菊花, 最適時. 選一盆黃色菊花給一位對我很好的老太太. 她今年過世時, 我在台灣. 沒能及時趕上送她的行列.
墓園保持得很乾淨, 整齊, 漂亮. 加上永遠鮮花, 草木, 不斷. 圍牆外四週都是普通的住宅區. 沒給人陰森森的印象. 難怪西歐好些大城市, 住有名人的一些墓園, 甚至成了觀光景點. 真是習俗, 文化大不同.
即使很多人送菊花到墓園, 人們並沒有忌諱把它放在日常生活裝飾中. 花市, 超市中有許多顏色與搭配可供選擇. 在這小小的老公寓裡, 大盆菊花鐵不搭, 我選了一把多色花瓣, 綠色花心, 簡單的菊花插上.
除了自己看著它簡單的美之外, 心中唸著, 也在此時此地遙寄我去世的父親及小妹.
父親單單純純過一輩子平凡小市民的日子. 八十六歲走. 好普通滿足的人生.
小妹是我最親近的朋友. 十年前她意外的離去, 至今仍難接受. 她的走, 改變了我對好些事的看法與做法. 我希望有一天我會冷靜到談到她, 想到她, 而不流淚. 我雖非教徒, 但小妹是天主教徒. 願她看到了花. 聽到了我的默念.
小妹, 辛苦你了. 老爸沒有我們堅強. 就像以前一樣, 你還是得照顧著他喔.
想你, 真的, 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