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藍山雀 下榻寒舍陽台鳥屋紀錄
疫情不妙, 老人家除了逛樹林, 那都不敢去. 很幸運有藍山雀 Eurasian blue tit
來訪湊熱鬧. 增添許多窩在家裡的樂趣. 兩個月裡觀察記錄他們傳宗接代身影.
4月2日, 發現一對藍山雀口銜小草. 到陽台鳥屋築巢. 可惜馬上來一波寒流.
約10天不見他們身影. 好在過後他們繼續回來築巢. 這段時期不可打擾他們.
5月10日, 公鳥常銜小蟲回來. 打開屋頂看看, 母鳥坐著孵蛋. 順便坐月子.
已有兩隻軟趴趴的小鳥孵出. 躲在母鳥身體下. 看起來弱小. 實在不怎麼漂亮.
5 月 14日, 已經全部孵出. 擠在一起很難算出有幾隻. 張嘴討吃樣子真滑稽.
兩隻親鳥來回餵食小蟲. 有時分別飛回. 差點相撞. 門口要喬一下. 誰先進去.
5 月 18日, 翅膀部分長出深色羽毛. 肉色裸身和黃色鳥喙. 眼睛不小卻閉著.
5 月 23日, 全身覆蓋藍白色羽毛. 才五天呢已經長得很體面. 父母辛苦了.
5 月28日, 走過鳥屋, 聽到此起彼落小鳥聲. 羽毛已豐滿. 眼睛終於睜開.
5 月30日, 今天看到小鳥爬到洞口. 好想飛出. 又不敢動作. 立刻架好相機.
照以往經驗, 今天他們將會傾巢高飛. 美妙鏡頭要捕捉下來. 否則須等明年.
兩老銜著小蟲在洞外引導小鳥飛出. 帶領到附近大樹上. 一隻隻輪流離巢飛走.
這隻比較膽小. 教了半天. 沒法展翅飛翔. 老鳥只好再次餵食. 終究飛走了.
最後一隻, 不知道火大甚麼. 對著鏡頭猛叫. 等到親鳥飛來後, 立刻跟上歸隊.
眼見鳥屋沒動靜. 確定他們一家離去後, 取下鳥屋. 掀開屋頂. 小心翼翼整理.
用塑膠袋把鳥屋裡“ 床墊 ”好好包起來. 打個死結. 直接扔進密閉垃圾桶裡.
因為裡面有好多小蟲. 沾到衣物會惹來發癢. 鳥屋用肥皂水洗淨. 再掛回去.
理論上, 明年春天, 同一對親鳥會連續幾年回到同一鳥屋. 再次生蛋孵養下一代.
祝福他們. 明年見 !
今年五月平均溫度比前幾年五月低一點. 新生小鳥兒需要吃的小蟲子減少很多.
從四月初藍山雀築巢. 到5 月30 長大離巢. 比我上次的紀錄整整晚了 10天.
根據本地鳥會觀察, 今年新生山雀類數量比去年減少. 這幾年所謂的氣候變遷.
不再只是學術語言. 不幸的是夏天反比起往年更熱. 直到真正極端氣候來臨時,
我們這代人已經離去. 希望後輩子孫不要太責怪我們. 吾輩幼時物質條件不佳.
成年後喜逢工業起飛. 努力工作增加財富. 用掉太多天然資源. 製造不少汙染.
歐巴桑知道這是人性必然結果. 沒有能力改變潮流之餘, 僅能對晚輩致謝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