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那些年我們的童趣

看到幾位四至七歲晚輩, 手指靈活的滑動手機或平板. 找到要看的卡通.

吾等落伍老人家, 實在吃驚這些小腦袋瓜, 怎能裝下這麼多記憶與指令.

 

50年來科技以超音速往前跑稍一喘息. 再回頭. 已是全新面貌.

同步的, 舊式生活工具和樂趣. 也在快速消失中. 如地球自轉般不停留.

現今小朋友有摩登電玩我們小時候有泥土味的童玩各有不同趣味.

 

我成長於台北近郊的村莊數代前兩兄弟分家. 各建房舍. 比鄰而居.

後代同姓約   200. 有兩個奉祀先祖公媽大廳. 三合院後蓋滿滿房間.

小時候躲貓貓.   可從大廳, 穿過三代好多房間. 直通廚房. 再接豬舍.

沿著村後小河, 跨到另一邊豬圈, 廚房, 房間, 另一邊大廳.  直達稻埕.

路過好多只有布簾的臥房今天住公寓大樓的人. 很難了解這般情景.

 

廚房大鍋裡總煮著番薯豬食你可以挑著吃. 只要記得把皮丟回鍋裡.

2..jpg

每一房都有農田但還是有人得外出吃頭路才夠生活. 日子平靜愉快.

冬季裡割完稻後一半的田裡種上菜頭和長年菜.  過年必吃菜頭粿.

煮整隻雞鴨拜拜剩下的高湯加入長年菜不但解膩.  更有特殊清香.

 

另一半田裡,   拔起土裡稻根頭挖個洞堆起高灶.   這就是烤番薯焢窯.

點燃稻草放進番薯推倒焢窯鎖住熱氣開始騎馬打仗. 分出勝負後,

滿頭大汗遍身汙泥沒空洗手坐在乾燥稻田地上. 分食番薯. 好香啊   !

3..jpg

 

田間灌溉小水溝是抓大肚魚和魚鰍的好地方先找段有大肚魚的水溝.

下水挖泥前後各做個水壩用竹製畚箕撈起大肚魚然後將這段水潑乾.

站泥裡雙手一起往下插入. 將泥往後翻. 泥裡魚鰍白肚露出. 手到擒來.

 

民謠 “ 捉泥鰍   “  歌詞有點文青. 太羅曼蒂克不寫實泥鰍滑滑的不好捉.

我們都說 ( 台語音並 ) 魚鰍菜市場裡它應該叫魚鰍. 不是泥鰍啦!

4..jpg

村後小河兩旁青草叢裡則是蝦子的聚集處用畚箕撈夠晚餐量就好.

土虱喜歡全家族住在一起你要撈到的話一定不只一隻同一處再撈.

包你將近十隻要記得那窩在哪裡別告訴別人十天後可以再撈一票.

 

今天這條大水溝已變成大馬路鄰居受惠都更變成近億財主恭喜他們.

我們這些外地外姓人都得另尋住處所有童趣全被壓在高樓大廈底下.

5..jpg

arrow
arrow

    老巫婆荷蘭雜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