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大街 ( 二 )
酩悅香檳酒莊 ( Moet & Chandon ).
街頭靠共和廣場第一家, 就是遊客中心. 地圖, 景點, 餐廳, 住宿, 資料頗豐富. 連佈置都含著濃濃香檳味.
遊客中心對面, 是超過 260 年, 有名的酩悅香檳酒莊 ( Moet & Chandon ). 地下酒窖開放遊客參觀.
酒莊門口立著第一位釀出香檳的天主教盲僧唐.培里儂 Dom Perignon ( 1638 – 1715) 的雕像.
買了票後, 時間尚早, 等候室尚空無一人. 這原是待客品香檳的房間. 豪華大方, 趕緊拍照. 眼看著一車遊客由遊覽車下來. 一會兒功夫, 室內擠滿了人.
進入參觀, 首先是兩間十八世紀風格的客廳, 小庭院. 然後進入一間新式的大廳. 坐下看個介紹葡萄園及香檳製造過程的影片. 這段與書上寫的, 探索頻道說的, 蠻一致.
- 普通葡萄酒是一次發酵. 香檳則是兩次發酵.
- 香檳的氣泡來自二次發酵尚未完成時, 緊閉瓶塞, 不讓氣泡溢出.
- 二次發酵時, 每天得翻動酒瓶 1/8 圈, 以使死去的酵母沉澱到瓶口處. 以利上市前取出. 一個熟練的員工, 一天得翻動 3 萬瓶以上的香檳.
- 酒窖溫度, 常年保持在 10 – 12 度C.
- 酒窖開鑿始於十八世紀, 至今略有擴大, 但基本上, 改變不大.
隨後馬上進入地下兩層的酒窖. 果然陰涼. 在這約 28 公里的酒窖裡, 約 3 公里是開放參觀的. 手摸白堊岩壁, 真是又滑又冰冷.
這裡共存放了一億瓶香檳. ( 100 個百萬!!!) 年產則是 3000 萬瓶.
郊外則種了 800 公頃的葡萄.
二次大戰後, 加蓋了一些兩層樓, 磚製的酒窖.
第一次發酵後, 在把軟木塞堵住瓶口,用鐵絲固定之前,要加一些糖跟酵母到瓶裡,以引發二次發酵,這一放, 時間又長達好幾年.
現在裝上小燈泡的牆上凹洞, 像神龕中, 以往是放煤油燈的. 可見空氣品質不佳之外, 還有火災的風險.
參觀完畢後, 走上一層, 看到工作人員用新式手拉拖車, 進進出出, 原來九, 十, 月剛收到之新貨必須到位. 另一批成品貨也得拉出, 準備大攻聖誕, 新年, 市場.
最後來到明亮漂亮的試飲室. 每人一杯香檳, 它包含在 8 歐元的門票裡. 邊喝邊聊, 這會兒才發覺腳痠. 嘿, 已在酒窖裡走了一個鐘頭啦.
參觀後, 不得不佩服這法國人把非民生必需品當正事辦. 規模, 成果, 毅力, 運氣, 都驚人.
出門之前是銷售處, 看著這價錢, 仍有那麼多人買.
嗯, 搞懂了, 為什麼酒莊地上有這麼漂亮壯觀的建築. 地下還有這麼多繁忙的工作人員, 照顧著一億瓶香檳.
願意掏錢的人, 這 260 年來前仆後繼, 從沒停過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