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來的蕈類  -  也是暖冬惹的禍 ?


 


 


除了很少幾種春天報到的蕈類外, 往年都是 9 , 10 , 月裡排定到幾個樹林中


遠足兼賞蕈. 那是每年秋季落葉之外的美景.


 


是否暖冬惹的禍 ? 好多夏末秋季才在此地出現的蕈類, 居然從 3 月底已陸續


冒出. 不知是該驚喜於看到它們漂亮的身影, 還是憂心於它們的不按牌理出牌 ? !


 


去年的暖冬可能騙過了深藏地下的孢子, 才春天呢, 如此冒然探出頭來,


可能受不了盛夏吧 ? 會早夭嗎 ?


如果就此渡過本是秋天才輪到的一生旅程, 夏過秋來是否又得再生一次 ?


它們習慣嗎 ? 它們受得了嗎 ?   很好奇, 今年秋天要特別的觀察, 記錄它們 !


 


 


但願我們人類破壞的自然生態, 地球暖化, 沒有帶給地球上別的朋友太多災難 !


 


 


1.      鱗多孔菌  ( Dryad’s Saddle )


 


這是春末夏季樹林中常見的大型蕈類. 有時可厚達 1 公分左右. 蕈柄長於側邊.


扇型托架直徑少說也有 38 公分. 菌面上的褐色鱗片整齊漂亮.


 


巨大身軀就長在樹林主要小徑旁, 它真會搶鏡頭. 凡路過您要沒看到它還真難.


感謝前面遊客們, 沒人碰它等旁邊另外兩片亦長大後, 一定更為壯觀 !



 




 



白色蕈身發出麥香. 夏季後多被昆蟲吃掉. 殘餘的軀殼腐化, 掉入樹縫,


地上土中. 等待來春再生.


 


 




 


一樣的鱗多孔菌. 長於地面枯木上. 也很耐看.


 



 



 


 


以下皆是提早報到的幾種夏秋蕈類 :


 


1.      毛頭鬼傘  ( Lawyer’s Wig )


 


這是 3 月底拍到以往秋天才看到的毛頭鬼傘. 雖是尚未全開的圓錐形.


已很讓人訥悶了. 太早熟了吧 !?



 


 




 




 1.      赭蓋鵝膏 ( The Blusher )


 


紅褐色蕈面加上略淡褐色色的斑點. 成群出現. 常見卻仍覺得它好看.


因為是可食性的, 常見其身軀已被松鼠, 老鼠之類小動物嚼掉一塊.


受傷後, 顏色通常轉為粉紅色.


 


奇怪的勒, 松鼠, 老鼠都讀書了它們怎麼知道這是可吃的 !?


動物的知識傳承真神奇 !


 


 


 




 



4. 豹斑鵝膏 ( The Panther )


 


長得很像赭蓋鵝膏, 但它的斑點是白色的. 它是有毒的.


您猜對了, 沒小動物吃它.


 


 





 



1.      白鬼筆 ( Common Stinkhorn )


 


在樹林裡, 這個臭得嚇死人的蕈種如果長在半徑 5 公尺內, 而您卻沒聞到的話, 算我輸給您 !


 


它用這招引來昆蟲, 蒼蠅之類的替它傳送孢子. 不知是否算是奧步 “ ? 


怎麼不選香味呢 ?    各有志 !



 



 


旁邊還有許多尚未長出的 “ . 看樣子這一帶還得臭上好一陣子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巫婆荷蘭雜記 的頭像
    老巫婆荷蘭雜記

    老巫婆荷蘭雜記

    老巫婆荷蘭雜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