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部18日遊 – 3 里約熱內盧 貧民窟 Rocinha
遊過歡樂海灘後, 今天去看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坐落在富人的伊帕內瑪海灘
上方陡峭山丘上. 自成一個封閉社區. 這是天高皇帝遠的最大貧民窟 Rocinha.
走出地鐵站, 街道窄小. 商店門口桌椅隨興放. 三兩友人喝茶喝酒大聲聊天.
整排摩托計程車等著載客. 因為山路難行. 公車不多. 摩托計程車便宜又方便.
十分鐘後到高點處下車. 對面牆上塗鴉. 大咧咧的寫著 : 世界最大 貧民窟.
一旁溢出來的垃圾車. 頭頂上雜亂危險的電線. 和沿路髒亂. 都是震撼畫面.
好在窄小路旁幾間小小畫廊. 特別乾淨. 畫家們略通英語. 讓人安心不少.
在個不起眼的小門前. 地陪帶路走下兩梯. 出現一家很不同的供餐咖啡座.
對此地好奇又不願久待的訪客, 附近逛逛. 在此歇腳後, 可搭摩托車下山.
我們則是跟著地陪穿過小巷. 借道不可拍照的禁忌區域. 步行回到地鐵站.
大馬路旁房屋層層疊疊. 好多商店沒開門. 仍然快樂地寫著 : 我愛 Rocinha.
來到此制高點, 地陪指著山下的高樓富人區說, 1930年這裡興建高速公路.
他父親隨親戚來此討生活. 一批批往高處搭工寮棲身. 雖辛苦但收入較高.
於是再拉更多的親友加入築路隊伍. 其後建築業興盛. 從而在此成家落戶.
建築工人們沒受正規教育. 地屬政府. 山勢又陡. 於是各據地蓋個違章戶.
完全沒有章法. 多少還各有點空間. 後來家庭成員增加. 多加蓋出幾間房.
2000年本地普查, 據稱近 20萬人口. 政府來做正式調查. 只剩下6萬人.
現在大約有50 萬人吧. 這中間問題複雜. 邊走邊聽地陪說從頭. 很無奈.
走下坡來, 橫過馬路. 切入這個小巷子. 如果不是當地人帶路. 請別下去.
地陪在前邊引路. 路太陡有點滑. 我們慢慢跟. 聽他說些沿路人家小掌故.
從下摩托車開始, 好多人跟他熱情打招呼. 原來他們親戚好友都住這地方.
他說上一代, 媽媽生養好多孩子. 等著偶而回家的爸爸帶錢回來. 很悽苦.
這一代年輕媽媽不再生那麼多. 但是帶著孩子, 等著爸爸回來. 情況沒變.
這裡女多男少. 奇貨可居的雄性動物可能遊走數個女人之間. 真想罵粗口.
有些男人走捷徑. 賺毒品相關容易錢. 各個穿金戴銀. 但平均壽命都很短.
地陪的爸爸也是外出打工. 領了薪水才回家. 好在媽媽守份教導子女有方.
在這個龍蛇雜處的小世界裡, 他們兄妹都沒人沾毒. 這樣的敘述令人感慨.
途中我們被請入地陪母親的家. 因應地勢房間多而小. 簡單乾淨尚算舒適.
父親去世後, 母親獨居. 三兄妹成家後都住此社區. 每周回來一次陪母親.
到下一個看來平淡無奇的巷口. 地陪說, 這裡開始不要拍照. 直到出了巷子.
白天裡不見得會在門外做交易. 但是很多小囉嘍住這裡. 他們不希望入鏡.
聽起來新奇. 倒也合邏輯. 電影電視看多了. 進入那些場景就能體諒他們.
巷子口有家窗台邊放著個木箱. 寫信只需寫人名與巷名. 郵差將所有信件
甚至於包裹, 放箱子裡. 個人自己來取. 很多房子沒門號. 根本沒法郵遞.
走出幽暗彎曲的巷子. 接上好陡的小路. 這才看到陽光. 與通往車站大道.
時近正午, 地陪帶我們進入這家環境比四周寬敞明亮. 有三種烤肉的餐廳.
餐廳, 酒吧, 咖啡館, 是此地區重要生意. 人們享受聯誼, 歡樂, 吃喝等小確幸.
餐廳窗外. 參差不齊的房屋. 夾著藍色儲水槽與電視小耳朵. 亂得有趣.
餐後沿著大馬路走下來. 路旁這座百年以上教堂. 是此區域信仰關懷中心.
地陪在這裡講述, 他和年輕一代如何被教會帶向上進的道路. 情懷感人.
比較嚴肅的教育, 醫療話題, 聽來傷感. 但能了解為何這社區能留住他們.
根據巴西法律. 人民可享受義務教育到大學畢業. 生病到醫院看病是免費.
但是, 當政府說預算不夠時, 很多項目都可能被刪掉. 公立學校品質低落.
有錢人家把孩子送到認真辦學. 收費不貲的私立學校. 輸贏在起跑點立見.
巴西國土廣大. 窮人家孩子可能為繳不起交通車費. 或書本雜物費而輟學.
公立醫院不多品質不高. 同樣是因為經費. 疾病等幾天或幾周可就沒救了.
沒辦法只好到收費高昂有好醫生藥品的私立醫院. 所以法律與實情差很遠.
選舉時有人聲稱要改善. 事後跳票. 下次選舉換黨看看. 沒資源. 同樣沒轍.
這裡是半獨立自治之地. 電力公司睜隻眼閉隻眼. 路上電線亂到誇張的程度.
地陪說雖然如此. 然而緊密和樂的家庭聯結. 拉住許多下一代留在此地努力.
這幾年Rocinha當家團隊力圖改善. 鼓勵年輕人下山受較高教育. 外出就業.
也培養訓練合格導遊帶領社區觀光節目. 結餘交由慈善機構做社區改良之用.
教堂圍牆上這幅Rocinha版 最後的晚餐. Pizza, 足球, 巴西藍白拖, 加上笑臉.
老大雙手圈住所有的成員. 現代, 搞怪, 貧窮, 快樂, 就是這一帶人們的寫照.
快到地鐵站. 商店道路都顯窄小. 有輛車停路邊不說, 車上還晒著毛毯床墊.
摩托計程車和行人都靠邊走. 大夥邊走邊大聲打招呼. 快樂, 沒框架的社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