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莫斯科至聖彼得堡 ( 5 )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Tretyakov Gallery (下)
如果您也喜歡, 讓我們繼續逛下去. 尼古拉蓋依 Nikolai Ge ( 1831 – 1894年 )
所畫的這幅 ( 彼得大帝審問王子阿歷克賽 ). 描寫 18世紀 雄才大略君主
彼得大帝與太子之間的悲劇. 政績卓越武功彪炳的彼得大帝共生了8子7女.
然除了長子和兩女之外. 皆早亡. 彼得大帝當然把所有的希望放在獨子身上.
不幸這位太子, 對皇位不感興趣. 趁在奧地利留學期間逃逸. 被父親抓回後,
兩人大小衝突不斷. 畫中彼得大帝的霸氣. 與太子的委屈懦弱. 全展露無遺.
不可一世的彼得大帝最後氣到把太子送斬. 這位苦命的怪人. 居然親自監斬.
之前有一篇提到, 彼得幼年登基. 姐姐和大臣垂簾聽政幫他度過兒皇帝時期.
17 歲獨當一面後, 將姐姐終身送入新聖女修道院. 真是全身悲劇的大人物.
沙皇亞歷山大三世 (1845 - 1894年 ) 當政期間是內政繁榮, 外交和平太平盛世.
這幅 ( 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接見莫斯科村落長老 ) 很能表現他親民的新式作風.
這幅畫名忘了記下. 只記得大媽說, 是畫家受託為一貴族小孩畫幅生活畫.
下午時分大家在休息. 連狗都睡著了. 小孩爬上椅子. 拖拉檯布想拿水果.
稍微傾斜的水果盤. 讓你想伸手去替小孩接住. 畫出很傳神的動, 靜之間.
克拉姆斯柯依 (1837 – 1887 ) 是位出色的肖像畫家. 這裡展出好幾幅傑作.
大媽特別推薦這兩幅 : ( 讀書 ) 中的貴族女子. 多優雅漂亮. 清新婉約.
( 無名女郎 ) 優容華貴坐馬車上的女郎. 則是調皮, 撒嬌, 刁鑽, 可愛的.
這兩幅畫細緻. 傳神. 可說是很難以文字描繪出她們兩位截然不同的美.
雅洛申柯 ( 1846 – 1898 ) 這幅 ( 無處不生活 ) 中是一輛開往西伯利亞
的囚車. 裡面有兩位犯人. 當時被發配去邊疆的犯人.可以帶家人妻小同行.
鐵欄裡純真的小孩. 用麵包屑引外面自由的鴿子來搶食. 畫面淒涼又諷刺.
( 拿破崙戰敗 ) 19世紀, 拿破崙攻進莫斯科. 但俄羅斯人火燒房舍和糧草.
後退入腹地廣大的冰天雪地. 法軍後勤補給接不上. 居然飢渴交迫而撤退.
這畫譏笑富有的法國軍人. 即便身著華服長靴. 卻只能哈手取暖狼狽歸去.
( 沒落) ( 馬克西莫夫 1841–1911 ). 遠處大房子已破舊. 女主人坐躺椅上.
腳下墊子也失光華. 陪著她的只有老狗與老傭人. 失去的家園全都將傾頹.
( 獵人的休息 ) ( 彼羅夫 1834 - 1882 ). 這是幅難得輕鬆, 愉快, 又幽默的畫.
大媽說, 看畫中人的手. 他們是不是有表情又有戲. 畫手是這位畫家的特點.
( 不相稱的婚姻 ) ( 普基繆夫 1832–1890 ). 當年大多女子沒有婚姻自主權.
有錢有勢的老人家, 硬要娶這位年輕女孩. 老人與背後親友表情不屑又不耐.
對照哭腫兩眼無助的女孩. 與背後兩位憤怒的朋友. 生動畫出無語問蒼天.
神父低頭彎腰主持婚禮. 完全聽從權貴安排. 沒有惻隱之心. 時代的悲劇 !
這幅女郎穿著白緞禮服的畫像. 頸部, 鎖骨, 胸前, 彈指可破的雪白皮膚.
再看那白色蕾絲與緞質禮服. 如此完美縫接. 皺折與透光處全都精準無誤.
(普希金 A.S.Pushkin ) (吉普林斯基 1782 - 1836 ) 畫家以刻畫內心肖像畫著名.
眾多展出作品中, 這幅是19世紀偉大詩人 “ 普希金 “ 最被外界熟悉的肖像.
處於那個時代. 以文為志業. 看來難免沉重. 屋頂上的反射燈光有點煞風景.
有好幾幅宗教相關大作品. 可惜我知識不足. 沒能看出熱鬧. 也沒記下其門道.
到參觀尾聲, 兩小間 14至16 世紀留下的聖畫. 教徒們比較能體會其珍貴吧!
跟著常識豐富地陪大媽在美術館裡奔跑趕路三小時, 收穫良多. 但是意猶未盡.
在莫斯科, 如果您要有興趣有時間. 這間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千萬不要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