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 塞內加爾 首都達卡Dakar 與 奴隸島 Goree
第一次聽到 Dakar. 是在體育新聞裡. 看到巴黎至 Dakar 的達卡拉力賽.
Dakar Rally 自 1978 年開始. 每年舉行一次. 其中因為政治, 治安因素.
路線做些微調整. 但總是以到達卡結束. 分摩托車. 汽車. 和卡車三大組.
沿途皆為艱難整人地形. 號稱一定會穿過沙丘. 泥漿. 草叢. 岩石和沙漠.
2008 年因為塞內加爾北鄰茅利塔尼亞境內不平靜. 停賽一年. 情況沒改善.
2009年達卡拉力賽 Dakar Rally 移師智利北部. 蜿蜒9000 公里到達阿根廷.
約有400 輛車子參加. 只有 60 % 的車子能走完全程. 可見路況有多險惡.
上圖取自網路. 飛砂中看見其豪邁, 帥氣身影. 駕駛及修車皆須要自己搞定.
2015, 2016 台灣陳和皇先生參加卡車組. 下圖醒目的車影截自網路. 頗為露臉.
不但完賽. 而且救援其他車隊. 如果您有興趣, 不妨上網回顧一下這些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1mhTaOuxO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VvDo5ZXhw
達卡市區景點不多. 總統府建築普通. 好在金屬圍牆有型. 衛兵服飾漂亮耀眼.
非洲復興紀念碑. 提醒年輕人本土自覺. 對當地人重要. 然不太吸引觀光客眼球.
白色大清真寺為摩洛哥國王所贈送. 叫拜塔非常高大壯觀. 我們只路過沒停留.
沙灘雖不出色. 卻很平民化很熱鬧. 有運動. 游泳. 漁船. 甚至於遊樂風帆船.
漫天黑鳶 black kite. 飛得低又不怕人. 以後行程裡也都如此似在原野裡的趣味.
卡達外海數公里的戈雷島 Goree. 記憶著數百年來, 西非奴隸的悲慘非人遭遇.
島上博物館與 18, 19 世紀房舍. 保持良好. 現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要去看看.
渡輪接近這個長 900 米寬300 米的小島時, 先進入眼簾的是法國人所建碉堡.
踏上小島. 好多五顏六色法式殖民時期建築. 這位老兄的服裝也拼湊得千紫萬紅.
中間這幢石造宅第. 打造得像一艘停在陸上的大船. 看起來它是哪裡也去不了.
牆高過人大宅. 對外只開個小門. 它曾是荷蘭地方富商的家. 現在是奴隸博物館.
最後一手的英國人拿這房子做出口奴隸的最後上船處. 樓下第一間是奴隸分級室.
男人60 公斤以上為第一級. 價錢最高. 年輕處女第二級. 長官用雙手觸胸判定.
小男孩第三級因為可教育. 男人 60 公斤以下第四級. 中年婦女價錢最低第五級.
五級奴隸, 分門別類. 擠在非常小的空間裡. 牆上留下不少當年奴隸刻著的名字.
等季風適合時, 由後面這道被稱為 “ 永不回頭門 “上鍊走出. 上舢舨. 轉大船.
約3 個月後, 船到美洲. 中途逝去幾乎近半. 賣給不同主人後工作於農場或礦場.
樓上的辦公室和宿舍. 如今展示些當年的資料. 真是難以置信. 只能說慘不忍睹.
步出博物館. 心情有點沉重複雜. 好在過後參觀的建築與紀念碑比較中性溫暖.
最後參觀那個曾守護小島的軍事要塞碉堡. 後用為監獄. 現在是地方文物博物館.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 “ 石圈 stone circle “ . 這是 1500 年前的王國皇族墓園.
高2 米. 直徑約5 米雕刻完整的石柱. 豎立地上8 到14 根不等. 圍成長圓形.
圈中靠東邊的一塊石頭刻為 “ V “ 型. 每年春分的那天. 陽光從孔中照到墓區.
石圈散佈於甘比亞河流域及塞內加爾. 皆位於交通, 食宿不便之處. 不利造訪.
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此行卻沒能一睹其貌. 可惜. 這裡應該是可以開發之處.
小島走一圈後, 已是午餐時刻. 餐廳多以現撈漁獲為賣點. 價錢, 品質都很棒.
不只店家看著小漁船帶回的一桶漁獲. 連鵜鶘也在旁邊等漁夫賞些小魚做午餐.
回城裡的渡輪很多. 在碼頭邊餐廳喝著飲料等上船. 五味雜陳激發省思的一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