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 – 4 土庫曼兩處世界遺產 UNESCO
土庫曼境內有三處, 被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宣布為世界遺產.
我們這趟造訪了兩處 :
1. 首都附近 接近伊朗邊界的尼薩帕提亞要塞 Parthian Fortresses of Nisa.
2. 北部鄰近烏茲別克的古城. 昆亞烏爾根奇 Kunya-Urgench.
1. 尼薩帕提亞要塞 Parthian Fortresses of Nisa
從西元 3 世紀開始建城. 是古代波斯安息王國的首都.
依目前挖掘出來的規模推算, 此城占地約25公頃. 城牆高9公尺.
從園區門口進城處, 很可惜鋪上了一條太近代, 不搭, 又不美觀的石板路.
大片荒野罌粟花叢中, 老遠看到一人在採花或鋤草. 好難得看到本地人.
走近來, 原來他摘了整把的小鄒菊. 準備曬乾了泡茶喝. 夏天很退火的.
這個妙. 從歐洲到中亞再到亞洲. 從古至人們怎麼都拿小鄒菊泡茶喝.
進入古城區. 房舍與遠處的城牆, 全是整齊的土夯磚. 保養不是很優.
部分明顯是新敷上的泥漿外層. 地陪說, 很難為情. 有一年雨勢較大.
新敷上的外層大多被雨水沖刷掉. 而老牆磚卻還保留原來斑駁的面貌.
古蹟修復組裡的科學家. 百思不解. 這外敷的泥漿也取自此地的泥啊.
送到國外化驗的結果, 泥漿比老牆少了鈣與磷等物質. 現仍在試調中.
老祖宗真厲害. 約1700年前的經驗沒留傳下來. 欺負子孫們老實魯鈍.
在這個有宮殿, 廟宇, 陵墓的老城. 挖出很多古物都在國立博物館展出.
其中最出名的是, 由象牙或獸骨崁接而成的角杯. 叫Griffin 或 Siren.
外面刻希臘神話人物. 希臘文明影響到這麼遠來. 很特別. 可惜不能拍照.
這個圓形建築應該是, 那時的信仰 - 拜火教的廟宇. 頗有伊朗架式.
上圖是古樑柱鑲在古牆裡. 下圖是現在仿製的柱子. 太新了味道不對.
烈陽下, 幾位工人在製作土磚. 園區裡就這有人工作. 重整進度不快.
城牆外, 一條冷清沒車的公路. 緩緩之型往上爬. 越過山頭就是伊朗.
2. 北部鄰近烏茲別克的古城. 昆亞烏爾根奇 Kunya-Urgench.
這處古蹟, 是大片的古皇親貴族陵墓. 加上小部份現在仍使用中的墓地.
土庫曼約 80 % 的國土是沙漠. 雨水少. 古蹟易於保持. 但綠意的維護,
實在是費錢又費工. 這兩處古賢的陵墓常出現在書刊文物上. 遊人不多.
繫條手絹在偉人的墓旁, 許個願. 逆時鐘走三圈. 不久願望就能達成.
隸屬同一個UNESCO 認定的古蹟區, 在老遠的那一頭. 建於11至16世紀.
現尚存可辨識的只剩下, 一個高聳傲立的叫拜塔. 清真寺. 陵墓及大門.
在 13 世紀時曾被成吉思汗水淹毀城. 以後曾重建. 16世紀後荒廢棄城.
園區大門口. 一個特別的陵墓. 是蓋給當時皇上女兒的. 她倡導回教有功.
外層屋頂稍有破壞. 可看到內裡還有一個屋頂. 這是少見的陵墓模式.
屋頂上的藍磁磚裝飾, 盡是些與天象及整年節氣有關的資訊. 地陪講很多.
可惜我天文知識有限, 就只能大概聽聽. 心中很佩服那時尚無電腦的古人.
不似首都街上四處無人, 郊外偶而能看到些本地遊客. 感覺不冰冷. 真好.
所有女人都包個大花頭巾. 地陪說, 她們的頭巾裡大多用紙板各自做造型.
大同小異. 但都盡量高大突出. 無關宗教. 只是一種文化傳承的美感.
這個園區很大. 又無樹蔭涼處. 建議您一定要擦防曬乳液. 穿長袖長褲.
夏天當然不要來. 要不就學本地人全身包緊緊. 再包個大花頭巾加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