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打獵

 

每年十月一日, 至蒞年一月底, 是開放打獵的時段.

這規矩大約在三十年前定下的. 秋收後, 農田裡光禿禿, 小動物無處藏. 如此一來打獵容易些.

 

更早年代, 整年可打獵. 在物資不豐, 動物尚到處亂跑的情況下, 農人抽空, 提起獵槍, 打獵是為家人加餐. 

 

富人地主, 打獵比較講究. 全套漂亮的打獵裝, 整隊的獵犬和僕人. 轟轟烈烈, 風風光光地出發.

戰果不夠體面時. 能幹的管家即知會同行的僕人 足了補上.

 

如今這只是運動式的嗜好, 加入俱樂部, 交交朋友. 真正打到獵物否, 已不是目的.

貴族打獵活動已不復見. ( 英國尚存, 但也開始被抵制與討論)

 

平常練打靶, 用的是木塊飛靶, 只有這四個月可以一較高下.

只要領有獵槍執照, 這段期間就可獵環頸雉, 野兔, 野鴨, 鴿子….等等.

 

但獵鹿, 須要單獨特別申請. 因為每年各地都做數量管制.

因此, 餐廳裡, 也只有這段時間供應鹿肉.

 

少有人打野鴨. 因為各式各樣水鳥整群聚居. 打錯了, 犯法, 怪不便的.

 

一般而言, 荷蘭人不喜歡吃鴿子, 打下的鴿子大都賣到比利時. 那裡的廚師較善此道.

 

聖誕節, 新年來臨, 野兔和環頸雉很受歡迎. 至今, 它們仍是很多傳統家庭節日餐桌上之主菜.

 

上圖是從本地鳥站抓來, 較為清楚的環頸雉. 羽毛好美.

 

下圖是自家在田裡拍的. 雖不佳, 尚可辨認.

 

 
 

 

 

 

 

兩週前, 朋友的朋友, 讓我跟著去看打獵.

年輕獵人打鹿太猛, 太危險. 結果, 跟著老爺團去打輕鬆的小動物.

打下鴿子後, 獵犬跑去叼回. 野兔跑得真快, 人犬都快跑追它, 仍給溜走.

突聽到環頸雉咕咕叫, 大夥兒噤聲, 尋聲而放犬去草叢裡, 希望拱出它的藏身處.

一隻漂亮的公環頸雉居然走出草叢. 驚喜之餘, 也顧不得距離太遠, 猛按相機.

 

到底是第一次看到真打動物, 尤其是身軀肥大, 只跳高, 飛不遠的漂亮環頸雉. 突然, 不捨, 不好受.

反正也開了洋葷, 照片也拍了幾張. 道謝後, 打道回府.

不管達爾文怎麼說, 我不會再去看打獵了. 見識一下就夠了. 善哉善哉!!!

 
 

 

 

 
 
 

 

 




 


 

 

 

  
 

  大家都是鄰居, 朋友. 獵人們就這樣, 一田到另一田, 走走打打.

有時則跨過馬路, 到另一農田.

剛加入俱樂部, 尚未考取獵槍執照的菜鳥, 手執木棍, 拐杖, 幫忙打草驚兔”. 

 
 
 
 

為防止萬一擦槍走火, 除真正備戰狀況外, 槍膛並未裝上. 槍枝從中折開,

這樣抱著. 或扛在肩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巫婆荷蘭雜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