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帶出的歷史與古蹟
西元 60 年天主教使徒聖保羅路過此地時, 因天災船難滯留而無法離去.
於是留在這貧瘠小島開始傳教. 首都 " 瓦萊塔 " 港灣內此處是他的起點.
不知是否確實, 聽說聖經新約裡有記上此事. 總之天主教就此傳入馬爾他.
上圖照片裡的紅頂教堂是 16 世紀時由聖約翰騎士團在原址擴建的.
1550年左右聖約翰騎士團在此擊敗奧圖曼帝國, 並陼止了回教西進歐洲.
為加強這個義大利與梵諦岡前門的戰鬥實力. 城堡, 城牆與軍營陸續完成.
尤甚是面海的防禦工事更是堅固實用. 所用石材為當地挖取的石灰岩.
此石不甚堅硬. 經風吹雨打後, 如今大部份變成了蠟黃斑駁的觀光材.
得到教廷財務與精神上的支持, 聖約翰騎士團在此勵精圖治.
政治宗教上為極盛時期. 蕞爾小國上將近400 座教堂大多數為此時所建.
聖約翰聯合教堂是當時的宗教中心. 外觀純樸, 內部至今仍是金碧輝煌.
教堂後段的博物館, 騎士廳裡的古物果然與一般教堂大異其趣.
歷經 250 年的統治後. 聖約翰騎士團沒法只靠教廷在此守貧傳教.
後期作為令人失望. 即使改名為馬爾他騎士團, 亦不能挽回舊譽.
1800年左右拿破崙將騎士團驅出馬爾他. 從此馬爾他騎士團遷往羅馬.
這棟騎士團總部數度易主. 當年叱吒風雲的政教首腦運籌帷幄寶地,
如今駐進美術館, 博物館, 遊客中心等軟性文教機構.
附近的首相府為此時期留下建築中, 石材, 樣式, 和保存極良好的一棟.
轉個彎靠港灣處的公園. 不經意便流出古希臘羅馬風.
歷史古蹟多繞著 16 世紀打轉. 老城區的平民生活步調也似停留在古代.
國民所得不見得高. 天然資源不多. 人們卻怡然自得. 慢條斯理有格調.
人口40萬的馬爾他, 每年吸引約150萬觀光.客 今天港灣裡就停了4艘郵輪.
這是最乾淨無 ( 少) 污染, 又輕鬆好賺的工業. 小國走此路應該是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