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歷史古蹟以外的以色列
除了聖經歷史古蹟外, 以色列也頗有許多可觀之處.
最老的城市阿科 ( Akko ) UNESCO
3500年前已是個具體而微的城市. 甚至於聖經裡也曾提到此城.
歷經希臘, 羅馬帝國統治後, 在十字軍東征時期 ( 1095 – 1290 ),
建造的城堡, 教堂, 騎士廳. 及通往地中海的寬闊逃生地下道.
加上後期的驛站. 監獄等建築. 再再可看出當年的磅礡氣勢.
十字軍失敗, 鄂圖曼帝國接手後, 約1800年時, 帶進回教建清真寺.
全城可見不同時期, 不同宗教的建築. 保養良好. 值得北上造訪.
中部死海附近的馬薩大 ( Masada ) UNESCO
這是所有以色列軍人入伍時, 必須來此宣示的精神堡壘地.
位於沙漠裡, 光禿禿群山中, 城堡建於這座兀自突起的土丘上.
約2000年前, 一群猶太人躲避羅馬帝國的追殺, 聚居此山頭.
豐富的糧食囤積. 優良的雨水收集. 養鴿通訊. 生聚教養.
讓羅馬士兵攻占不下. 後來只好在土丘四周, 填土等高再攻城.
敵人攻堅前夕, 為不讓羅馬人俘虜受辱. 全體猶太人自裁.
自此以色列亡國. 1948年再建國後, 所有軍人須步行鎮日,
在大會堂遺址上宣示 : 馬薩大永不再淪陷 !
多悲壯, 悲情的民族. 願他們能踩著和平的腳步. 往前行 !
今天觀光客已能搭纜車直上山頂. 這群中學生由老師帶領,
走路上下. 老師給予的愛國激勵. 應該加強了小朋友忠誠信念.
和他們幾位聊聊. 在此出生. 上一代都來自東歐. 祝福他們 !
首都臺拉維夫 ( Tel Aviv ) UNESCO
這個百年的新城, 1930 - 1950年代由一群新銳建築師打造而成.
用的是百年前的新觀念 : 新組合屋成功融入老建築群.
今天看起來似乎沒啥特殊. 當年可是很夯的. 因此入UNESCO.
看看地中海沿岸海灘及市中心林蔭大道. 很類似一般美加城市面貌.
以色列式 “ 人民公社 “ ( Kibbutz )
建國初期許多猷太移民來自蘇聯或東歐. 引進人民公社式的屯墾組織.
經過這些年後, 歐美移民再帶來資本主義的商業技巧. 組織更多元化.
例如這天我們用餐的一個公社, 環境優美. 婦女小孩成群活動.
老年人坐電動輪椅來用餐. 餐廳簡單乾淨. 如臺灣工廠的餐廳.
服務歐巴桑親切實在. 菜色價錢皆可接受. 不錯的 “ 人民公社 “.
沙漠中有很多成功的農牧業人民公社. 這是巨大整片的蜜棗林.
成排的乳牛牧場. 和車行將近 20 分鐘仍未看到邊的蔬果暖房.
整片黃沙礫石中, 突然拔地而起的產業建築. 著實令人驚嘆.
拋開政治立場不談, 這刻苦耐勞持續研發的工作精神值得尊敬.
“ 死海 “ 不死寂
“ 死海 “ 鹽分大約是 30 %. 太鹹太重. 故無生物. 也不起浪.
好在約旦河進入死海後, 沒有再流出. 要不然它要變成鹽田了.
沙漠中赫然聳立高大旅館群. 後面是不毛山丘. 前方面臨死海.
據說2000年前, 這裡已是年長, 富有人士的療養區.
此地氣候溫和. 海底鹽分或黑泥對風濕及皮膚病極具療效.
沒病者, 更可用以光滑皮膚. 年輕養顏. 您瞧這多吸引人.
我們僅路過. 泡泡浮起來的鹽水. 已是心滿意足. 奇妙經驗 !
這裡有很多據說在臺灣亦屬有名的死海黑泥美容聖品.
產品來自幾個傑出的 “ 人民公社 “. 可惜價錢嚇人.
總之, 除了三大宗教歷史古蹟之外的以色列, 務實, 勤奮, 上進,
科技用於農, 牧, 工的成果, 令人刮目相看. 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願他們盡快解除政治難道. 這裡將是個安居樂業的富裕樂園 !